林詩詠 (細C) 在學期間經歷了躁鬱症的挑戰,這段經歷讓她深刻理解心理健康的複雜性和重要性。基於自身的經歷,她希望能夠幫助其他青少年,特別是幫助面對情緒困擾的年輕人,於是在學時於社交媒體開設專頁「Shell and Spines」。
2021年,細C成立朋輩情緒支援社企「Shelter」,理念源自創辦人的個人經歷。作為一名精神健康復元人士,她帶著許多疑問,尋求克服情緒病的解答。這些活動從患者的第一身視角出發,關注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向家人溝通和尋求支持。
在Shell and Spines專頁中,有兩位由細C創作的「動物代言人」,兩隻動物代言人代表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挑戰:
- 刺蝟:象徵躁狂,常被誤解為具有傷害性,如同刺蝟的刺。
- 烏龜:代表抑鬱,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時選擇封閉自己。
利用社交媒體分享復元者的故事,讓他們表達面對情緒病的掙扎與成功經歷。透過這些互動,讓我們認識到許多不同年齡層的患者都渴望找到支持自己的群體和平台。
運作框架及理念
社企的運作框架以「過來人」的經驗為基礎,採用底層推動的方式,設計適合的活動。透過朋輩的身份,我們一起同行,提供相互支持,增強心理韌性,把以下理念帶入社企經營﹕
社交媒體的力量:
首先透過社交媒體認識細C,建立與社群的連結。
利用社交平台推廣心理健康資訊,號召義工服務,增加參與度。
義工服務:
透過社交媒體推廣義工機會,聚集志同道合的人士。
提供心理健康相關資訊,增強社會意識。
精神健康急救班﹕
提供精神急救的課程,教導社群在危機時期如何應對
同時識別症狀並及時警覺,以便更好地支持需要幫助的人。
成立社企的動機及定位:
當時社會上缺乏非牟利機構提供的安全空間,讓有需要的人能夠輕鬆交流和推廣心理健康。企專注於心理健康,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求。
主要持分者包括與家長溝通以提供支持與了解,與非牟利機構合作推廣心理健康教育,並透過學校為其一平台推行情緒教育課程。務求讓經營策略隨著市場需求而調整,填補公共機構未能提供的服務空缺,細C在相關基金贊助下,從2021年開始以五年計劃方針發展「Shelter」,透過多樣化服務,如校園活動,實現自負盈虧,持續經營的運作模式。
心理健康社企的使命
細C在尚未完全痊癒時,依然能夠經營社企,並與有需要的人共同面對困難,這不僅是陪伴,更是相互支持的過程。
希望情緒困擾的人士不再被視為弱勢,而是將病痛轉化為優勢。這促進了自我賦權(self-empowerment),並幫助身邊需要支持的人。例如患有厭食症的人最了解自己的需求,能夠將經驗和知識分享給其他患者。
患病的經歷是一個自我發掘的過程。我們鼓勵人們擁抱自身的特殊之處,並希望有一天能將精神疾病視為與心臟病同等重要的健康問題,而不再給自己貼上負面的標籤。
社企的精神倡議方向與願景
- 減少標籤化:我們希望能夠同行並正視不同病患者的狀況,減少社會對心理健康的偏見。
- 增強照顧者的能力:提供知識和技巧,幫助照顧者理解自己的角色,並管理自己的心理壓力。
- 社交媒體的運用:通過一般性的分享和工作坊,推廣心理健康的認知,尤其針對年輕人,促進不同年齡層的教育與理解。
「Shelter」致力於改變社會對精神健康的認識,提升每個人對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關注。我們鼓勵所有人一起來參與,推動這一重要的社會倡議,創建一個更包容與支持的環境。